
制造商:ADI/AD
优势和特点
快速建立滤波器选项
8个差分/16个伪差分输入通道
RMS噪声:11 nV(4.7 Hz,增益 = 128)
15.5位无噪声分辨率(2.4 kHz,增益 = 128)
无噪声分辨率高达22位(增益 = 1)
失调漂移:±5 nV/℃
增益漂移:±1 ppm/°C
可编程增益(1至128)
输出数据速率:4.7 Hz至4.8 kHz
内部或外部时钟
50 Hz/60 Hz同时抑制
4路通用数字输出
4电源
AVDD:3 V至5.25 V
DVDD:2.7 V至5.25 V
电流:4.65 mA
温度范围:-40°C至+105°C
封装:32引脚LFCSP
接口
三线式串行接口
SPI、QSPI™、MICROWIRE™和DSP兼容
SCLK引脚内的施密特触发
产品详情
AD7194是一款适合高精密测量应用的低噪声完整模拟前端。它集成一个低噪声、24位Σ-Δ型模数转换器(ADC)。片内低噪声增益级意味着ADC中可直接输入小信号。
这款器件可配置为8路差分输入或16路伪差分输入。片内4.92 MHz时钟可以用作ADC的时钟源;或者,也可以使用外部时钟或晶振。该器件的输出数据速率可在4.7 Hz至4.8 kHz的范围内变化。
这款器件具有非常灵活的数字滤波器,包括一个快速建立选项。输出数据速率和建立时间等变量取决于所选的选项。针对要求所有转换均需建立的应用,AD7194具有零延迟特性。
这款器件的工作电源电压为3 V至5.25 V,功耗为4.65 mA,采用32引脚LFCSP封装。
应用
PLC/DCS模拟输入模块
数据采集
应变片传感器
压力测量
温度测量
流量测量
电子秤
色谱
医疗与科学仪器
TPS7B84-Q1 是一款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设计用于在汽车应用中连接电池。该器件的输入电压范围扩展到 40 V,这使得该器件能够承受汽车系统中预期的瞬态(例如负载突降)。该器件的静态电流仅为 18μA,是为待机系统中的微控制器 (MCU) 和控制器局域网 (CAN) 收发器等始终开启的组件供电的最佳解决方案。
编码器是一个机械与电子紧密结合的精密测量器件。它通过光电或电磁原理将一个机械的几何位移量转换为电子信号(电子脉冲或数据串)。这种电子信号通常需要连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测量的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开关元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磁保持继电器按照线圈数量可以分为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和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工作原理的区别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铁的磁力来保持触点的吸合状态。当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动铁芯吸合,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由于磁铁的磁力作用,动铁芯保持吸合状态
加法放大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设备,其在信号处理、音频混合、以及多种电子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基于放大器的线性特性,通过特定的电路设计,将多个输入信号进行相加,并输出放大后的信号。本文将对加法放大器的原理、特点、设计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Texas Instruments TPS1214Q1EVM驱动器评估模块(EVM)可对TPS1214-Q1智能高侧驱动器进行参考电路评估。该评估模块可对高侧驱动器以及各种参数进行全面配置,例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可配置的I2T控制。Texas Instruments TPS1214Q1EVM可以从跳线设置多个阈值,以便在阈值和配置设置之间轻松切换。
ICL3221、ICL3222、ICL3223、ICL3232、ICL3241、ICL3243(ISL32xx 系列)器件是由 3.0V 至 5.5V电源供电的 RS-232 发送器 / 接收器,即使在 VCC=3.0V 时也能符合 EIA/TIA-232 和 V.28/V.24规范。其目标应用包括对低工作功耗和更低待机功耗要求极高的 PDA、笔记本电脑和膝上型计算机。高效的片上电荷泵结合手动和自动掉电功能(ICL3232除外),可将待机电源电流降至 1µA 的涓流水平。小尺寸封装和小型低容值电容器的使用也确保了电路板空间的节省。在最坏负载条件下,仍能确保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监控体系在被装物资管理中展现出其高效与智能的优势,实现了对物资的实时监管、智能管理与灵活调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完善,该监控系统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以深入运用与推广。
在导热填料中,氮化硼因其化学稳定性、绝缘性、高导热性和高弹性模量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绝缘导热填料。同时,它表现出了显著的各向异性导热性能,其中面内导热系数[300~600W/(m·K)]远高于面外[30W/(m·K)],因此,在制备氮化硼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时,需要对氮化硼填料进行校准,最大限度地减小传热方向上的热阻,从而获得更高的导热系数。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氮化硼填料的有序对齐,显著提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甚至提高材料的其他性能。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TPU)/氮化硼(BN)复合材料的制备示意图。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
AD7249 | AD5300 | ATSAMD20E14A-MUT | AD7176-2 |
AR1335 | ADUM7642 | AD8063 | ADS8684A |
AD7715 | AD5334 | ADF4001 | AD9631 |
ADA4898-2 | AD5666 | ADP5135 | ADM1275 |
ADG758 | ATSENSE101 | AD9776A | AD9243 |
元器件业务:
0731-85350837
0731-85351037
PCB/SMT/PCBA业务:
0755-83688678
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30-18:30)节假日除外
投诉电话:19925199461
微信公众平台
搜索:hqchip001
型号搜索订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