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元件,其阻值在温度升高时下降,因此常用于温度测量系统。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热敏电阻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如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这些材料具有半导体性质。在低温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电阻值降低。
热敏电阻分为两种类型:负温度系数(NTC)和正温度系数(PTC)。N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P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温度测量中,NTC热敏电阻更为常见,其电阻值的变化范围在室温下可从10欧姆变化到1000000欧姆,温度系数在-2%到-6.5%之间。
使用热敏电阻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通过测量热敏电阻在特定温度下的电阻值来确定温度。这通常涉及到使用一个已知的电压源和测量电路来确定热敏电阻的电阻值。然后,根据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将测量到的电阻值转换为温度值。
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系统可以非常精确,尤其是在使用高精度的测量电路和校准过程时。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温度测量、温度补偿和抑制浪涌电流等场合。然而,热敏电阻的性能也会受到环境因素如湿度、压力和化学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温度测量系统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总的来说,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是基于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电阻值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来实现温度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在许多应用中提供了足够的精度。
元器件业务:
0731-85350837
0731-85351037
PCB/SMT/PCBA业务:
0755-83688678
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30-18:30)节假日除外
投诉电话:19925199461
微信公众平台
搜索:hqchip001
型号搜索订单查询